< 江蘇蔬菜每年採摘后丢掉殘體1000多萬噸 怎么變廢為寶?_新闻动态_乐鱼入口|注册送多少钱

江蘇蔬菜每年採摘后丢掉殘體1000多萬噸 怎么變廢為寶?

2024-11-16 19:23:19 新闻动态

  稻麥收獲后,秸稈怎麼解決是個牽動社會廣泛關注的大問題。但我们沒注意到的是,對於蔬菜來說,這個問題同樣存在,比方,西紅柿採摘后,它的藤蔓怎麼處理,同樣讓人頭疼。

  據統計,從1995年到2019年,中國每年產生的蔬菜秸稈量從1.1億噸(鮮質量)添加到3.1億噸。江蘇省蔬菜播種面積約2000萬畝,每年蔬菜採摘后要丢掉的殘體高達1000萬噸以上。很多蔬菜秸稈被直接丟棄或焚燒,形成資源浪費和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怎樣把這些“废物”變成有用的資源?跟著記者一同來看看田間地頭的最新探究。

  右手用耙子挖開一個小坑,左手把拳頭高的小苗栽進坑裡,接著耙子摟過輕輕覆土……8月20日上午7時,南京市江寧區湯山大街寧西村,本味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演示農場內,兩名工人正在大棚裡栽種西红柿苗,一名工人緊隨这以后拉直管道、開泵灌水。

  “這是我們的自有品種寧西黃,現在種下去,預計10月底採收。”本味源農場負責人李林說,西红柿是農場的主打產品之一,客戶很垂青品質,因而選擇這塊田做蔬菜秸稈還田實驗。

  李林介紹,這塊地專門種西红柿,一年春秋兩茬。上一茬西红柿1月種、5月收。收完后,把西红柿藤悉数破坏在田裡,再用機器旋耕深翻,把秸稈和泥土混合到一同,7月中旬開始關上大棚悶,棚內最高溫度達70攝氏度左右,持續約20天。8月上旬,从头翻地種植新苗。“本來計劃8月13日左右就要栽,但氣溫一向很高,就一向放到現在了。”

  本味源農場佔地200畝,其间大棚佔地90畝。一年四季,田裡共有約20種作物,主打果蔬,包含草莓、西红柿、西瓜,部分葉菜,還有少数水稻、紅薯、向日葵等。

  李林本科和碩士均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植保方向,畢業后曾供職於相關農業企業,2021年與兩位股東协作建立公司。他非常重视科技創新,因而農場與江蘇省農科院、江蘇開扩大學等科研院所均有协作,“高校有科研需求,我們也歡迎好品種。蔬菜秸稈還田便是省農科院專家給的建議。”

  “本年是還田的第二年,最肉眼可見的變化是土比兩年前細了。”李林蹲下捧起一抔泥土說,曾经,西红柿採收結束后要用鏟車把西红柿藤悉数拉在露天堆場寄存,一兩個月后藤蔓開始腐爛,一兩年后加點有機肥再還田,整個過程時間長,需求堆場,整理工序也要人工。採用秸稈還田和高溫悶棚辦法,一是更簡單便利,二是秸稈腐爛能进步土壤裡有機質的含量,且本钱並未添加。

  據李林觀測,西红柿畝均產量三四千斤,现在沒有太大變化,但品質、口感好了一些。土壤有機質含量进步是一個長期過程,還要繼續觀察,“老師說悶棚最好要1個多月,但茬口等不及。爭取下一茬早點種早點收,悶棚時間更長些。”

  李林口中的“老師”,是江蘇省農科院資環所副研讨員、江蘇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江寧推廣演示基地主任徐燁紅。

  4月底,江蘇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廢棄資源运用創新團隊在江寧區開展蔬菜秸稈肥料化运用和土壤綜合質量进步技術培訓,曾引來周邊不少農戶聽課。

  徐燁紅介紹,江蘇省每年產生蔬菜殘體1000萬噸以上,折合氮磷鉀養分約50萬噸,是巨大的養分資源。而蔬菜秸稈綜合运用過程中面臨的窘境首要是蔬菜殘體離田處置本钱高,需求很多的勞動力和專用場地,以及蔬菜殘體原位處置办法不老练,病原菌無法有用殺滅,影響下茬作物生長。

  針對春茬設施茄果類蔬菜殘體數量巨大現狀,江蘇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廢棄資源运用創新團隊成員羅佳研讨員於2023年在南京市江寧區湖熟大街、湯山大街和淳化大街重點開展了蔬菜殘體高溫原位肥料化技術演示與推廣,重點開展春茬茄果類蔬菜秸稈輕簡化還田技術,集成下茬蔬菜水肥運籌、化肥減量等上肥優化技術改进土壤,實現蔬菜殘體資源化运用與土壤改进雙重演示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該項技術可在添加土壤氮磷鉀養分庫容的基礎上實現化肥減施15—20kg/畝,並能夠进步后茬蔬菜產量與品質。對於養分布景值不高的土壤推廣“蔬菜殘體+秸稈高溫原位肥料化”技術,能夠實現土壤有機質含量进步5—8g/kg,鹼解氮进步15—20mg/kg,有用磷进步15—25mg/kg,速效鉀进步40—70mg/kg,基肥化肥可減施25—30kg/畝。

  該項技術包含機械還田、旋耕混勻、起壟擋水、淹水、覆膜、悶棚和通風移栽7個首要環節。羅佳研讨員表明,蔬菜秸稈原位破坏還田節省了蔬菜秸稈移出大棚需求的人力和物力,通過與高溫悶棚相結合,加速蔬菜秸稈的腐解和土壤中有害生物的殺滅速度,消除下茬病害發生的隱患。蔬菜殘體腐解同時會產生很多活性有機質等營養物質,全面改进土壤性狀,具有節本增效和資源節約的雙重意義。

  徐燁紅表明,蔬菜秸稈原位還田是其資源化运用的一種有用方法,现在該項技術很老练,已成功應用到全國各個蔬菜主產區,包含蔬菜之鄉山東壽光。

  雖然應用了還田技術,李林也有著自己的擔憂。“我這個大棚用的時間短,病虫害不多,比及大棚运用時間長了,病虫害重,高溫還能不能滅菌滅虫,需求再驗証。”同時,蔬菜秸稈還田也不是簡單打碎藤蔓即可,用李林的話說,“什麼時候還田、土壤溫度多少,都有講究。”

  徐燁紅介紹,蔬菜秸稈原位還田技術要點在於殘體病株移除、殘體破坏與碳氮比調節、大棚密閉、土壤濕度調節等。對於常見病害發病率30%以下蔬菜殘體,在均匀日間氣溫28℃以上季節採用高溫悶棚原位還田。對於常見病害發病率5%以下的葉菜類蔬菜殘體,在均匀日間氣溫18℃以上季節可採用常溫原位還田。她特別提示,該項作業宜在高溫期開展,悶棚時間、灌水維持深度、悶棚溫度要契合技術要點,以確保殺死病原菌。

  該項技術在初次實施時,需求購置還田機械,並確保還田機械和大棚寬度的適配性,確保機械能够順利進入大棚開展作業。對於還田所用本钱,專家團隊也算了一筆賬:還田機械在5000元左右,應用此項技術后可節約蔬菜秸稈铲除的勞務本钱100—200元/畝。蔬菜秸稈還田后對於蔬菜增產提質大有裨益,進而可添加農戶的淨收益。

  “在有很多蔬菜秸稈需求處理的園區,該項技術實施需求硬件具備,同時在不影響茬口的前提下,在夏日高溫期開展以保证技術作用最佳化。”徐燁紅表明,在實施過程中,需求培養農戶對該項技術的承受度,樹立用地與養地相輔相成的理念。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更多新闻推荐